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外食族小心!擔心每日鈉攝取量超標?營養師分享5招健康減鈉小技巧

2024-12-17

一天鈉攝取量是多少?

現代人生活步調匆忙,餐餐外食雖然方便,卻也容易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的鈉。根據衛生署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,30歲以下國人的每日鈉攝取量普遍偏高,其中以青壯年男性平均每日攝取4494毫克,約為建議量的1.9倍,國、高中男生更高達4900毫克,高達建議量2倍以上,而長期鈉攝取量過高容易造成健康負擔。

今天Jocelyn營養師想與你分享有關「鈉」的小知識,一起認識每日鈉含量上限,找出日常選擇中的高鈉食物有哪些,並善用5招減鈉小技巧,輕鬆控制鈉攝取量,維持均衡飲食,邁向健康生活。

認識每日建議鈉攝取量,成人一天不應超過2300毫克

根據最新資料,2017-2020年衛生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報告指出,台灣民眾從小就有鈉攝取過量的問題,男孩從4歲開始、女孩從7歲起,鈉的攝取量就已經超過建議值,19-44歲的青壯年則是鈉攝取量最高的族群,代表國人不分年齡都有鈉攝取過多的疑慮

想要避免鈉攝取量過高,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鈉建議攝取量,Jocelyn營養師根據2022年最新公布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,列出各年齡層參考攝取量,讓大家更方便掌握每日營養需求:

年齡層 國人鈉參考攝取量
0-6 個月嬰兒 100mg
7-12 個月嬰兒 320mg
1-3 歲 1300mg
4-6 歲 1700mg
7-9 歲 2000mg
10-18 歲 2300mg
19-70 歲 2300mg
71 歲以上 1800mg
懷孕期和哺乳期 2300mg

綜上所述,衛福部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鈉攝取量不應超過2300毫克,也特別提醒大家,若是已經患有高血壓、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人,更需要更嚴格控制鈉的攝取量,避免給身體造成過多負擔。

如何減少日常鈉攝取量?營養師分享5招減鈉小技巧

當我們天天吃進超出建議值的鈉,身體就需要更努力的工作,幫助維持新陳代謝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健康失衡,提升罹患慢性病的風險。因此,Jocelyn營養師想分享5個實用又簡單的減鈉小技巧,讓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,也能減輕身體負擔。

減鈉小技巧1:辨識常見高鈉食物,控制一天鈉含量

想要控制鈉的攝取,首先要認識日常飲食中的高鈉食物來源。鈉的來源不只有食鹽,還包括:

  • 調味料:味精、蠔油、雞湯塊等都含有大量鈉。

食品添加物:許多看似不鹹的食物(如麵包、餅乾)中,都會添加抗結塊劑、酸度調節劑、膨脹劑等,這些常見的的添加劑都含有碳酸鈉。

以下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,幫大家篩選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10種高鈉食物來源:

食物名稱 每100公克鈉含量 約占每日建議量比例
零食泡麵 1872mg 78%
切片起司(低脂) 1598mg 67%
豬肉鬆 1467mg 61%
香腸 1026mg 43%
切片火腿 1006mg 42%
花生麵筋罐頭 778mg 32%
甜不辣 684mg 29%
韓式泡菜 487mg 20%
草蝦仁 431mg 18%
百頁豆腐 425mg 18%

由上表可知,泡麵、罐頭、醃漬食品等加工食品往往含有較多的鈉,以泡麵為例,100公克就已接近每日建議量的78%

建議大家可以練習記錄一天攝取的食物種類與份量,特別注意以上高鈉食品的食用頻率,在外用餐也要盡量減少重口味的食物,例如滷味、鹹酥雞等小吃,降低食用頻率可以有效避免一天的鈉攝取量過高。

減鈉小技巧2:外食選擇多一步,少鹽、少醬、不喝完湯

在外用餐也有減鈉小技巧,點餐時可以主動跟店家說「請少放鹽」、「醬料分開」。另外,由於湯品通常含有較高的鈉,建議選擇清燉湯品,或是不要把湯喝完。

減鈉小技巧3:善用天然調味,以天然香料增添風味

自己在家烹調時,可以試著逐漸減少鹽巴用量,讓味蕾漸漸適應較淡的口味。除此之外,也可以運用新鮮的蒜、薑、蔥、迷迭香、九層塔、檸檬等天然食材增添風味,降低食物中的鹽巴含量。

減鈉小技巧4:以新鮮食材代替加工食品

外食選擇以新鮮食材替代加工食品,可大幅減少鈉攝取量

加工製品是現代人鈉含量過高的主要原因之一,建議不論是外食或自煮,都盡量選擇新鮮的原型食材(如蔬果、肉品),而非加工製品,不僅能控制鈉含量,也能確保食材的新鮮度,營養均衡又美味。

(你可能也想知道:加工食品真的不健康?現代人必懂4種加工食物,遠離這些才健康!

減鈉小技巧5:仔細閱讀營養標示,選擇低鈉產品更健康

學習閱讀營養標示,了解食物的鈉含量

購買包裝食品時,記得查看營養標示中的鈉含量。選擇標示「低鈉」、「無鈉」的產品,或是挑選同類產品中鈉含量較低的選項,既能享受美味,也能兼顧健康。

天然營養更健康,VITABOX®陪你一起打造健康生活

VITABOX®天然保健革命

現代人日常生活繁忙,容易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忽視身體營養需求,加上外食比例高,不僅很難兼顧均衡營養,也容易攝取到更多食品添加物、防腐劑與人工色素,長期下來容易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。

而透過以上5招減鈉小技巧,無論是選擇少鹽的料理,還是以天然食材取代加工食品,每一個選擇都能往健康邁進一大步。

不只是日常飲食選擇,挑選保健食品也應留意成分標示,補充少添加、原料天然的產品,才能為身體帶來更純淨的滋養,打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如果你也喜歡今天的分享,或想了解更多VITABOX®的無添加理念,歡迎加入VITABOX®官方LINE好友,我們將持續分享實用的營養知識,陪伴你邁向健康生活。

線上諮詢專業營養師

延伸閱讀:

加入VITABOX®️官方LINE,與營養師一對一諮詢鈉攝取量

作者介紹

本文作者:VITABOX® 專欄作者 Rebecca
本文專家:VITABOX® 營養師 Andrea

VITABOX®️營養師Andrea

【關於本文專家 Andrea】

現職:保健食品營養師

專長:備孕、孕期與產後營養、女性營養保健、預防保健營養、體態管理、營養及食品等相關文獻研究

經歷: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所碩士、婦科保健食品公司研發與諮詢

介紹:隨著健康意識抬頭,飲食難以達成的目標,使人們開始尋求保健食品的協助。而在這茫茫保健食品海中,營養師們致力於傳遞專業營養知識,幫助你們建立正確的營養保健觀念、做出對自己真正有幫助的選擇,成為指引方向的燈塔,帶領你們朝健康邁進。

VITABOX®️專欄作者Rebecca

【關於本文作者 Rebecca】

本文作者 Rebecca 保健食品顧問畢業於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,擅長精神疾病營養調理、功能醫學營養、疾病營養調理。

VITABOX® 維他盒子集結各方保健營養菁英,由專業藥師、營養師、生化博士組成,專注研製「全天然無化學添加配方」。
我們正在進行一場「天然保健的革命」,並實現在 VITABOX® 維他盒子的每一項產品中,做出最安心有效的保健食品,為你把關一輩子的健康。

認識維他盒子品牌願景理念
營養保健知識編輯作者介紹
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