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水化合物是維持體態的最大阻礙?許多想要塑造健康體態的人,都會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澱粉類食物視為禁忌,因此近幾年低碳飲食蔚為風潮,少吃澱粉似乎成為健康飲食的重要關鍵。
但其實比起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,正確挑選優質澱粉,調節適合自己的攝取量,才是健康飲食的關鍵,今天 Andrea 營養師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低碳飲食的定義,說明 3 個執行低碳飲食的訣竅,最後提醒可能出現的副作用,幫助大家規劃適合自己低碳飲食,做好體態與健康管理。
文章目錄
低「碳」飲食是什麼?低碳水飲食 vs. 低碳排飲食
一般來說,低碳飲食都是指「減少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」,因此又稱作「低碳水飲食」,但其實低碳飲食也能解釋成「低碳排飲食」,2 種飲食法的執行方式與目的不同,以下先為大家詳細解析定義,一起看看低碳飲食是否符合你的需求。
低碳水飲食:降低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佔比
低碳水飲食是一個飲食概念,目前國際間沒有明確的定義,只要在日常飲食中有意識的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,就能稱作低碳水飲食。
根據國民飲食指南的均衡飲食定義,3 大營養素比例約為碳水化合物 50~60%、蛋白質 10~20%、脂質 20~30%,因此只要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佔比低於 50%,就屬於低碳飲食的範疇。
若以研究來說,低碳飲食可以再細分成極低碳、低碳與中碳 3 種:
- 極低碳:每日碳水攝取量少於 10%
- 低碳: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少於 26%
- 中碳: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介於 26~50%
而根據執行的方式、營養來源及食物搭配不同,更衍生出不同的低碳水飲食法,例如:生酮飲食(Ketogenic Diet)、阿特金斯飲食(Atkins Diet)、地中海低碳飲食(Low-Carb Mediterranean Diet)等。
低碳排飲食:透過飲食選擇降低環境碳排放
根據聯合國提供的數據,全球食品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約佔全球總量的 1/3,主要原因包含砍伐森林開墾農地、反芻動物(牛、羊)產生的甲烷、過度捕撈與海洋污染、長距離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及食物浪費。
而低碳排飲食(Low Carbon Emissions Diet)就是指透過飲食選擇,減少食物從生產、運輸、加工到烹調期間產生的碳足跡,進而促進環境保育。除了少吃容易產生高碳排的肉製品之外;選擇當季、在地食材,減少長距離運輸;多吃原型食物、少吃加工食物,減少食品加工造成的污染與碳排,對維護環境永續都很有幫助。
(你可能也想知道:加工食品真的不健康?現代人必懂4種加工食物,遠離這些才健康!)
簡單來說,低碳水飲食的目的是控制熱量攝取、維持身體健康,低碳排飲食則是維護地球健康,幫助環境永續發展。了解 2 種低碳飲食的差異後,接下來 Andrea 營養師會針對與營養攝取更相關的低碳水飲食詳細介紹,幫助大家確實執行,降低日常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佔比,進而達到維持體態的效果。
如何執行低碳水飲食?分享 3 個低碳飲食訣竅
雖然低碳飲食的概念很簡單,但執行上除了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之外,仍有需多細節需要留意,才能均衡攝取身體所需營養並確實且長期執行。以下分享 3 個低碳飲食訣竅,提供給大家參考:
低碳飲食訣竅 1:少吃精緻澱粉
有些人在執行低碳飲食時,會選擇完全不吃澱粉,然而非精緻澱粉食物富含鈣、鎂、維生素 D 及電解質,完全不食用容易導致營養失衡。因此 Andrea 營養師會建議大家根據自身需求調整碳水化合物的佔比,維持在每日飲食的 10~50% 左右,並盡量選擇營養價值高、升糖指數低且容易有飽足感的原型澱粉(根莖類、穀物類),有效幫助體態維持。
(延伸閱讀:精緻澱粉、原型澱粉有什麼差別?完整解析定義,帶你挑對澱粉食物)
低碳飲食訣竅 2:以高品質蛋白和油脂供給能量
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是供給身體活動所需能量的 3 大營養素,因此當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減少,就需要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質幫助補充能量,此時挑選富含高品質蛋白質與油脂的食物就十分重要。
- 高品質蛋白質:優先選擇「消化必需胺基酸分數 DIAAS」高於 100 的蛋白質食物,如雞胸肉、雞蛋、全脂牛奶等。
- 高品質油脂: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為主,像是亞麻仁油、橄欖油、苦茶油、酪梨油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DIAAS 是 WHO 衡量蛋白質品質的重要標準,可以反應蛋白質在消化道中的吸收消化率,DIAAS 越高代表蛋白質越容易被人體消化、吸收,而 DIAAS 超過 100 的食物,就可以被視為「高品質蛋白質」。
(延伸閱讀:10 大高蛋白食物排名|營養師帶你挑選優質蛋白質,輕鬆補足營養)
低碳飲食訣竅 3:多吃高纖維食物
澱粉類食物是人體補充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,當飲食中的澱粉類佔比下降,也可能影響膳食纖維的攝取量。因此執行低碳飲食的時候,建議多食用高纖維食物,例如:地瓜葉、菠菜、綠花椰菜、海帶、黑豆、木耳等,幫助維持均衡營養。
(更多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:膳食纖維食物有哪些?認識 8 大類高纖維食物)
【低碳水化合物食物表】如何規劃低碳飲食菜單?6 大類食物中的低碳選擇
掌握低碳飲食的 3 個訣竅之後,接著整理低碳飲食推薦的 6 大類食物,規劃低碳飲食菜單時可以參考下方表格:
食物選擇重點 | 低碳飲食食物推薦 | |
---|---|---|
全穀雜糧類 | 以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為主 | 地瓜、馬鈴薯、蓮藕、糙米、燕麥 |
豆魚蛋肉類 | 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質食物 | 雞胸肉、鯛魚、豆腐、毛豆、雞蛋 |
乳品類 | 建議挑選未經加工的乳品類 | 牛奶、羊奶、保久乳 |
蔬菜類 | 富含膳食纖維的深綠色蔬菜、十字花科蔬菜 | 菠菜、A 菜、地瓜葉、綠花椰菜、青江菜 |
水果類 | 留意水果的糖含量,優先補充低升糖指數(GI)的水果 | 芭樂、奇異果、蘋果、藍莓、櫻桃 |
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| 挑選不飽和脂肪酸(Omega-3、6、9)含量高的食物 | 芥花油、橄欖油、葵花油、大豆油、核桃、杏仁、腰果 |
我適合低碳飲食嗎?低碳飲食有哪些副作用?
只要掌握上述整理的 3 點訣竅及食物推薦,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嘗試低碳飲食,幫助調整體態,但要特別留意,有些人在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之後,會出現疲勞、容易餓、頭暈、四肢無力等副作用,因此不建議一開始就大幅度減少澱粉類的攝取量。
逐步減少碳水化合物在每日飲食中的佔比,以原型澱粉取代精緻澱粉、留意均衡營養,並根據身體狀態慢慢調整每日菜單,確保身體足量攝取所需營養素,才能擁有健康的體態。
養成良好飲食習慣、維持均衡營養,才能打造健康體態
很多人會為了追求熱量赤字而嘗試極端的低碳飲食,認為只要不吃澱粉就能短時間擁有理想體態,然而健康的體態需要長時間累積,養成良好飲食習慣、維持均衡營養才是健康的根本。因此飲食方法只是參考,重點是仔細觀察身體的營養需求,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。
若擔心調整飲食的過程中導致營養失衡,或是經常外食難以掌握營養素的攝取量,也可以根據個人營養需求挑選天然保健品,透過天然成分補足日常飲食中缺少的營養,實踐健康生活的理想本質。
了解更多 VITABOX® 維他盒子對於天然、安心、有效的堅持:
延伸閱讀:
參考資料:
- Naude CE, Brand A, Schoonees A, Nguyen KA, Chaplin M, Volmink J. Low-carbohydrate versus balanced-carbohydrate diets for reducing weight and cardiovascular risk.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. 2022;1(1):CD013334. Published 2022 Jan 28. doi:10.1002/14651858.CD013334.pub2
- van Egmond ME, Weijenberg A, van Rijn ME, et al. The efficacy of the modified Atkins diet in North Sea Progressive Myoclonus Epilepsy: an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open-label study. Orphanet J Rare Dis. 2017;12(1):45. Published 2017 Mar 7. doi:10.1186/s13023-017-0595-3
- Lucas E, Guo M, Guillén-Gosálbez G. Low-carbon diets can reduce global ecological and health costs. Nat Food. 2023;4(5):394-406. doi:10.1038/s43016-023-00749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