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在地中海飲食一文中曾提及,地中海飲食是以大量植物性食物作為基底的健康飲食型態,不僅貼近自然、簡單好實踐,更因食物富含植物多酚,有助於維持各項生理機能,幫助抵禦慢性健康疑慮,廣受許多營養專家與醫師推崇。
那麼,多酚究竟是什麼?又是如何幫助我們維持健康的呢?今天就讓 Casey 營養師分享多酚的功效,並介紹 10 種多酚含量高的食物,陪你一起用天然營養為健康加分。
文章目錄
- 多酚是什麼?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天然保護成分
- 多酚功效有哪些?認識源自植物的 4 大天然守護力
- - 多酚功效 1: 守護日常活力
- - 多酚功效 2: 幫助體態管理
- - 多酚功效 3:維持消化道機能
- - 多酚功效 4:養顏美容
- 營養師推薦 10 種多酚含量高的食物,補充豐富營養
- - 多酚食物推薦 1:可可粉
- - 多酚食物推薦 2:薑黃
- - 多酚食物推薦 3:核桃
- - 多酚食物推薦 4:亞麻籽
- - 多酚食物推薦 5:藍莓
- - 多酚食物推薦 6:洋蔥
- - 多酚食物推薦 7:葡萄
- - 多酚食物推薦 8:咖啡
- - 多酚食物推薦 9:冷壓初榨橄欖油
- - 多酚食物推薦 10:綠茶
- 源自天然的植物多酚,為你的健康加分
多酚是什麼?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天然保護成分
多酚(Polyphenols)屬於植化素,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。在自然界中,多酚就像是守護植物的天然防護罩,可幫助植物抵抗紫外線、昆蟲、病原菌與環境壓力,並賦予食物鮮豔色彩。
目前比較常見且具有代表性的多酚包括:
- 花青素(Anthocyanins):賦予藍莓、葡萄等水果深紫色,有助於維持晶亮品質、穩定循環。
- 兒茶素(Catechins,特別是 EGCG):是綠茶的主要活性成分,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。
- 槲皮素(Quercetin):常見於洋蔥、蘋果中,具有防護特性,能幫助減少慢性健康疑慮。
當我們食用富含多酚的植物時,同樣能發揮類似的保護作用,幫助我們對應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挑戰,穩定支持日常活力。
多酚功效有哪些?認識源自植物的 4 大天然守護力
長期補充多酚可帶來以下 4 種健康效益:
多酚功效 1: 守護日常活力
多酚可減少外界壓力帶來的負擔,維持生理機能正常運作,讓身體擁有充足的活力應對日常挑戰。
多酚功效 2: 幫助體態管理
多酚也參與能量代謝調節,透過活化關鍵代謝路徑,提升營養利用率,進而幫助新陳代謝,有助於體態維持。
多酚功效 3:維持消化道機能
兒茶素、木酚素、鞣花酸等多酚,在經過消化道時,能成為好菌的養分,發揮類似益生元的作用,幫助好菌生長,並促進短鏈脂肪酸產生,維持消化道健康。
多酚功效 4:養顏美容
槲皮素、花青素、白藜蘆醇等多酚是植物的天然色素,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線,適當補充有助於養顏美容、維持外在天然屏障,展現自然光采。
營養師推薦 10 種多酚含量高的食物,補充豐富營養
想要透過補充多酚投資健康,最簡單的方式其實就是把多酚藏進日常三餐。Casey 營養師特別準備了 10 種多酚含量高的日常食材,並附上建議食用量與吃法,陪你一步步把天然防護力融入餐桌。
多酚食物推薦 1:可可粉
可可含有極為豐富的多酚,尤其是可可黃烷醇類(包含原花青素、兒茶素等),其多酚總量高居植物性食物之冠,適當補充能協助調整能量利用與代謝節奏,幫助體態維持,並在腸道中與菌群互動,促進好菌生長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攝取約 5~10 克純可可粉,或 20~30 克含量 70% 以上黑巧克力。
- 建議吃法:可加入牛奶、燕麥或優格中增添風味,或作為點心享用黑巧克力,既能滿足口腹之慾,又能穩定補充可可多酚。不過,由於可可粉含有咖啡因,建議每日適量攝取,以不超過 300 毫克咖啡因為原則,避免影響夜間入睡品質。
多酚食物推薦 2:薑黃
薑黃常見於印度與東南亞料理中,具有滋補強身的功效,不僅是中藥的常見藥材,更在養生風潮興起後成為熱門的保健食品成分。薑黃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薑黃素(Curcumin),每 100 公克薑黃粉僅有 3 克的薑黃素,是相當珍貴的營養精華,能幫助調節生理機能、促進新陳代謝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 1~3 克薑黃粉。
- 建議吃法:日常烹調時,可在炒菜或燉煮食物時加入 1~3 克薑黃粉提味。由於薑黃素難被直接吸收,建議搭配一小撮黑胡椒與適量油脂同時食用,有助於增加薑黃素的生物利用率。
(你可能也想知道:薑黃粉功效多!營養師推薦 2 大食譜,從日常飲食打造好體質)
多酚食物推薦 3:核桃
核桃外皮含有豐富的鞣花酸及多種鞣花單寧、兒茶素等多酚,適當補充有助於守護日常活力。且核桃本身也富含 Omega-3(富含 α-次亞麻油酸)、優質蛋白質與膳食纖維,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優質堅果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可以食用約 30 克(6~8 顆核桃)。
- 建議吃法:盡量連同薄皮一起食用,能攝取到最完整的多酚營養。由於堅果熱量不低,適量攝取即可,避免食用過多影響體態。
多酚食物推薦 4:亞麻籽
亞麻籽是木酚素含量最豐富的天然食物,也含有 Omega-3 脂肪酸與膳食纖維,是相當優質的植物性營養來源。木酚素能在消化道菌群的作用下轉換成具生物活性的化合物,進一步促進新陳代謝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 10~20 克(約 1 湯匙)。
- 建議吃法:先將亞麻籽磨成碎粒後,加入燕麥、優格與沙拉中,讓營養更有效釋放、加強吸收。
多酚食物推薦 5:藍莓
藍莓的熱量低、營養密度高,被譽為現代人的超級食物之一。豐富的營養成分包含:花青素、原花青素、鞣花酸、槲皮素等多酚,有助於維持晶亮品質、調節保護力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約 150 克新鮮藍莓(一手掌大左右的份量)。
- 建議吃法:直接當作水果點心食用,或加入優格、麥片增添風味。
(你也許想知道:最強花青素食物是什麼?營養師整理 12 種花青素食物排行)
多酚食物推薦 6:洋蔥
洋蔥是日常料理常見的配角,但在營養界可是含有最多槲皮素的蔬菜之一。而除了槲皮素之外,洋蔥也含有豐富的山奈酚,適量補充對人體有諸多健康效益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 50~100 克(約半顆中型洋蔥)。
- 建議吃法:為了保留洋蔥內的多酚和營養,烹調時不宜長時間高溫油炸,可選擇涼拌、生食(如:製作洋蔥沙拉),或以快炒、微波等方式減少營養流失。
多酚食物推薦 7:葡萄
葡萄皮中富含白藜蘆醇與花青素,葡萄籽中則有高濃度的原花青素,小小一顆便蘊藏許多珍貴多酚營養,有助於養顏美容、維持各項生理機能健康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 150~200 克(大約 12~20 顆)
- 建議吃法:紅葡萄為多酚含量最高的葡萄品種,建議連皮帶籽一起吃,可補充到更完整的多酚營養。
多酚食物推薦 8:咖啡
咖啡豆是綠原酸的主要食物來源,有助於穩定飯後能量波動,並幫助體態管理。咖啡的多酚含量取決於咖啡豆的品種和烘焙程度,一般來說,淺焙咖啡能保留更多活性成分,在體態管理上的效益會比深焙咖啡更好。
除了多酚,咖啡因也能促進新陳代謝、提升運動表現。每日喝飲用 1 杯黑咖啡有助於健康維持,但過量攝取咖啡因也可能影響入睡品質,因此一天不建議攝取超過 300 毫克的咖啡因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 1~3 杯黑咖啡(咖啡因不超過 300 毫克)
- 建議吃法:選擇淺焙或中焙咖啡豆,能保留更多多酚。
(你可能也想知道: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是多少?營養師解析咖啡因功效、好處與過量副作用)
多酚食物推薦 9:冷壓初榨橄欖油
橄欖油富含橄欖多酚,尤其是以新鮮橄欖低溫壓榨而成的冷壓初榨橄欖油,能保留較多羥基酪醇、酪醇和橄欖苦苷等多酚,每日穩定攝取有助於提升日常防護力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約 20 克(約 2 湯匙)
- 建議吃法:無論是拌沙拉、醃製食材、沾麵包,或烹調時淋在湯品與燙青菜上增添風味,都是不錯的料理選擇。
多酚食物推薦 10:綠茶
綠茶發酵程度低且加工過程簡單,相較於其他茶類能保留更多茶多酚,長期飲用有助於維持新陳代謝、增添日常活力。
補充方式
- 建議食用量:每日約 600~1000 毫升。
- 建議吃法:日常生活可以無糖綠茶取代含糖飲料,但需注意空腹時飲用濃茶,容易刺激消化道,且綠茶含有咖啡因,建議避免在睡前飲用。
源自天然的植物多酚,為你的健康加分

植物性食物中蘊含的多酚能為我們帶來健康效益,在日常飲食中多元攝取不同的天然食材,不僅能補充多酚,也能與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素一同發揮協同效應,穩固健康基礎。如果你也想試試,不妨從今天開始,在餐桌上添蔬果、以茶代飲,補充滿滿多酚,展現自然活力。
延伸閱讀:
參考資料:
- Rana A, Samtiya M, Dhewa T, Mishra V, Aluko RE. Health benefits of polyphenols: A concise review. J Food Biochem. 2022;46(10):e14264. doi:10.1111/jfbc.14264
- He L, Su Z, Wang S. The anti-obesity effects of polyphenols: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signal pathways in regulating adipocytes. Front Nutr. 2024;11:1393575. Published 2024 Oct 30. doi:10.3389/fnut.2024.1393575
- Cannataro R, Fazio A, La Torre C, Caroleo MC, Cione E. Polyphenols in the Mediterranean Diet: From Dietary Sources to microRNA Modulation. Antioxidants (Basel). 2021;10(2):328. Published 2021 Feb 23. doi:10.3390/antiox10020328
- Boccellino M, D'Angelo S. Anti-Obesity Effects of Polyphenol Intake: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. Int J Mol Sci. 2020;21(16):5642. Published 2020 Aug 6. doi:10.3390/ijms21165642